我个人非常喜欢现在我两个小瓜就读的那间托儿所。。
他们有一个课程是每个月换主题的。。
比如说。。
如果这个月的主题是动物。。老师们就会跟他们解释动物的特征。。
会带他们去动物园看动物。。
主题是花的话。。老师就会带他们去花园看花跟他们讲解花类。。
教他们插花。。
这是我儿子插的花
他们种花施肥。。教他们泡花茶等等。。
~花茶义卖会~
孩子们穿上围裙。。戴上帽子。。
分配好工作。。有的泡茶。。
有的卖茶。。有的收钱。。
每个主题都会在一个月里进行不同的东西来教导他们。。让学生们了解。。认知。。
这个月的主题是《农夫》
老师们作了很多有关《米》的活动。。
带了他们去稻田去看农夫中稻。。解释稻米的生长过程。。
他们还利用米做了很多东西。。如。。学印度人把米染色在地上堆成某种图案等等。。
上两个礼拜院长交待孩子们每个人都要从家里到一小袋的米(大楷20g)去学校。。
他们要进行《百家米》的课题。。
我没去进一步了解到底什么是《百家米》。。只想一定又要教他们做些什么吧。。
再过几天。。我到学校接孩子放学时才看到墙壁贴了两张纸。。
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百家米》是有故事。。有意思的。。
问老师她们怎样会知道《百家米》的故事。。
老师说《百家米》已经流传很久了。。这两篇稿她是从网上拿来跟学生和家长们
一起分享。。
当然我既然知道了。。当然也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本来叫老师影印一份给我要放上来跟大家分享的。。但是从scan了放上来字体都变朦
看不清楚。。
聪明的我当然再去网上抄了下来啦。。哈哈。。。
百家米
副刊 星雲 2008-08-28 19:00
日前早晨我外出經過公寓出入口保安處,看見幾位保安阻擋不讓一位抱嬰孩的少婦進入。我見少婦滿臉愁容,嬰孩也病得不輕,遂問個究竟。原來少婦來自附近的木屋區,她的寶寶患病多月,遍尋中西名醫無效,求神問蔔也沒用,束手無策之下,聽聞抱病兒挨家沿戶乞求百家米,讓孩子吃了就能不藥而愈了,於是想進入我居住的公寓一帶逐家逐家按響每個單位的門鈴乞求一撮米。
我向少婦提議,與其逐戶逐家按響每一個單位的門鈴如此折騰,索性讓我帶領她往社區的菜市場跑一趟,跟每一檔的小販打個招呼和買菜的一眾街坊師奶們揚聲呼吁一番,就不愁沒有百家米讓她生病的孩子吃了。
幫助這位少婦解決了百家米問題後,菜市場裡賣報紙的小販大贊我心地善良,我給予糾正,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過是舉手之勞,人人都能做得到,何足挂齒?
想當年,如果不是一位陌生印度人的援手,我還不是跟今日一路乞求百家米的少婦一樣彷徨無措?
我女兒剛滿周歲的時候,這廂給她買蛋糕吹蜡燭慶生,那頭她就突然不省人事給送院急救,醫生确診是急性肺炎。躺院足足一個月,以為出院後會日漸康複,結果回家不到一個星期,又告昏迷不醒再度進院。女兒兩次住院,我都告無薪假期日以繼夜守在她的病榻前。
那年,我在建國日報任職,為了我女兒的病,我簡直焦頭爛額的四處奔波去借錢籌醫藥費,不眠不休心力交瘁的給予照顧,那些熱心的基督徒同事,要為我女兒祈禱的,我巴不得;那些專程代我跑到芙蓉求問何仙姑的,令我感激零涕──然而不但群醫束手無策,祈求上帝也無效,吃了神符也毫不管用,醫院甚至讓我帶病重的女兒回家“等”日子,怎不叫我傷心欲絕。
決不放棄的執著
在絕望的當兒,有位來自馬六甲的同事跟我說,她家祖籍廣東梅縣,代代相傳這麼一個靈驗特效的“藥方”──但凡養不大多病多痛的孩子,只要一家一家去乞求一撮白米,湊夠一百家,混和了煮來吃,就包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長大了。
我聽了,不假思索,更不顧外頭下狂風暴雨就出門,一手撐傘,一手抱病重的女兒。當年我這個單親媽媽帶襁褓中的女兒是在十五碑的洪盛路租房子,要先跨越一條長長寬寬的火車軌道,才能到通往吉隆坡和八打靈的高速公路乘搭巴士,我為了節省區區的兩毛錢車資,決定走路到孟沙區的排屋花園一帶乞求百家米。
然而偌大的一個高級花園住宅區,根本沒有半戶人家肯給我開門,甚至有好幾戶人家,不堪我敲打鐵門喊破喉嚨的騷擾,放出大狼狗驅逐。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天,一路上,到處是密密風雨,遍地是水溝子,萬念俱灰的我,腳下一個不穩跌倒了,啪達一聲濺起許多水花,雨傘骨碌碌讓風刮走了,病重的女兒和我,坐倒在馬路上大哭。
是日夜裡,女兒愈發高燒不止,我也一樣臥病在床。三日後,女兒退燒了,我的精神也稍振一些,我抱起她就出門,由於口袋裡一分錢都欠缺,就盤算只在附近的村落跑動。就這樣,誤闖印度村,遇上一個皮膚黑得發亮,兩只大眼睛炯炯有神的印籍青年,他詫異我抱重病女兒在村子裡打轉,我告知因由,他聽了,二話不說,就帶領我,逐家逐戶跑,他對每一戶人家咭哩咕嚕一番,出來應門的不管男女老幼,都向我投射同情眼光後或送上一撮米或盛了一碗米,如此折騰一個大白天,乞求的米湊夠一百家了,足足逾20斤重,他索性好人做到底,替我扛起百家米回返租處。回途中,我問這位陌生的印籍青年為什麼肯無條件的幫我?是否深信吃了百家米能令病童痊愈這“客家藥方”?他打哈哈回答我說,他從不迷信這個,他幫我,是因為我是一個媽媽,他從我身上看見一個媽媽對病重孩子絕不放棄的執著,他很感動。
雖然隔了悠悠漫長的20多年歲月,但我對這位印籍青年的音容笑貌還是記得清清楚楚,如果有日讓我在茫茫的人海中再碰上他,我絕對認得他的,我會向他深深的一鞠躬,感激當年他的援手,儘管我的女兒已經不在了。
忘了說,我的女兒,當年在吃了百家米後,身子日漸康複,無病無痛地成長,直至在21歲那年發生意外離開人世。星洲日報‧文:唐米豌‧2008.08.21
吃《百家饭》习俗
吃“百家饭”习俗 顾名思义,“百家饭”就是从十种不同姓氏的百户人家的家里讨来谷米,做成的饭叫“百家饭”。吃“百家饭”的大都是一些小孩子由于长得体弱多病,或是淘气;再者就是有人遇上晦气的事,如头顶被鸟粪便滴着,或是经过人家屋檐下被人脏水无意泼着等等,主人去村中讨来百家米做饭(每户人家一小酒杯或一小把即可),以此驱晦气,求吉利保平安。
不过大户人家在讨百家米时,有一个特制的木壶,叫百米壶,用来装米。其木壶形状似茶壶,手可提,小巧玲珑,周边画有花鸟一类图文,并涂上油漆,壶边还特设一个小孔专供插香火用,做工十分精细,普通人家则用竹制的篾篮子。他(她)们讨来百家米后,当日要拿到村头十字路口,放在用三个石头临时砌起的露天石灶上烧。若是为小孩子面讨“百家饭”的,饭熟后,主人要先满满盛一碗,带上小孩子到村外或是邻村山上找一个大石头(有人称岩佛爷)认它做 “干爹”,随即摆上“三礼”点上香,供上米饭,让小孩子叩头,祈求“岩佛爷”保佑,同时还把小孩的名字刻在石头上。一烛香过后,主人把供在“岩佛爷”前这碗“百家饭” 带回家给小孩子吃,寓意小孩子从此无灾无病,平平安安,健康长大。直至今日这种习俗在农村还广为流传,不过现在大多数人为了方便省事,百家被改为十家,十种姓氏也被改为七种姓氏即可,一些仪式也只是象征性走走过场而已。
P/S:最后老师将所有的米参在一起。。然后分发给全部学生拿回家煮来吃。。
1 给点意见:
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个故事,我没看过这篇文章.
孩子上课的托儿所很注重身心发展.
发表评论